正航儀器質量控制要點一般規(guī)定質量控制要點一般規(guī)定
接地裝置安裝質量控制要點接地裝置安裝應按設計進行施工。
如設計無明確規(guī)定時,一般可先例本節(jié)規(guī)定。
接地裝置分別接地時,工作接地、保護接地與防雷接地分開,并保持不小于3m的防止反擊的安全距離。接地裝置共同接地時,工作接地、保護接地與二、三類防雷建筑物中的防雷接地允許采用一個總的接地裝置,但接地電阻值應限制在1Ω以下。有特殊要求的電力、電子設備的接地裝置能否與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共用,應符合有關的設備資料的規(guī)定,或按專用規(guī)程執(zhí)行。
直流回路專用的中性線、電流回路的零線、接地線和接地體不能利用自然接地體,應設專用的接地裝置,如無絕緣隔離裝置時,相互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m。
下列情況應工作接地:
a 變壓器、發(fā)電機、靜電電容器組的中心點應工作接地。
b 非直接接地系統中的中性點經消弧線圈、電搞器或電阻接地。
c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中性點可經避雷器或擊穿保險器接地。
d 電流互感器的中性點、電壓互感器中性點或B相接地點、保護間隙等的接地點均應工作接地。
保護接地:交流、在中性點不接地的系統中,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應與接地裝置作金屬連接。應接地部分包括:
a 電機、變壓器、電器、照明設備、攜帶式或移動式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底座應接地。
b 電氣設備的傳動機構裝置應接地。
c 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應接地(繼電保護有特殊要求時應按規(guī)定),電流互感器未使用的二次線圈應短路并接地,電容型絕緣的電流互感器,其一次線圈未屏的引出端子及鐵芯引出接地端子應接地。
d 電壓互感器二次線圈應接地,分級絕緣的電壓互感器,其一次線圈的接地引出端及零序電壓線圈均應有一端接地,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的接地要求按制造廠規(guī)定。
e 充油高壓套管的接地端子應接地,電壓抽出裝置(不用時)抽出端子應接地。
f 配電屏、控制屏等配電裝置框架應接地。
g 交、直流電力電纜接線盒、終端盒的外殼、電力電纜、控制電纜的金屬護套、非鎧裝和非金屬護套電纜的1~2根屏蔽芯線、敷設的鋼管和電纜支架等均應接地。穿過零序電流到感器的電纜,其電纜頭接地線應穿過互感器后接地,并應將接地點前的電纜金屬外殼、電纜金屬包皮及接地線與地絕緣。
h 屋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和混凝土構架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遮欄和金屬網門等均應接地。
i 安裝在低于5m混凝土梁上的滑接線支架、固定鋼索配線的結構架應接地。
j 裝在配電線路桿塔上的斷路器、熔斷器等電氣設備的外殼應接地。
k 避雷器的底座應接地,附放電記錄器的避雷器底座應與基礎絕緣,其放電記錄器應接地。
電抗器的接地。在重疊安裝時,底層電抗器下部的支持絕緣子底座應接地,每相單獨安裝時,每相支持絕緣子底座均應接地,而支持絕緣子底座的接地線,不應成為閉合環(huán)路。m 耦合電容器的底座及不與地絕緣的每個電容器的外殼均應接地,凡與地絕緣的電容器外殼均應接到固定電位上。
不應接地的部分包括:
a 裝于干燥場所的交流額定電壓127V及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11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的外殼。
b 電力線路的木桿塔和屋外變電所木構架上的絕緣子金具(污穢地區(qū)除外)和照明燈具。
c 安裝在控制盤、配電柜和配電裝置上的電氣測量儀表、繼電器和其他低壓電器等我外殼。
d 當發(fā)生絕緣損壞時在支持物上不會引起危險電壓的絕緣子的金屬底座。
e 安裝在已接地的金屬框架上的設備,如穿墻套管等(但應保證設備底座與金屬構架接觸良好)。
f 額定電壓為220V以下的蓄電池室內的金屬框架。
g 安裝在已接地的機床、機座之間,且有可靠電氣接觸的電動機和電器原外殼。
h 由發(fā)電廠、變電所和企業(yè)區(qū)域內引出的鐵路軌道。
i 高于5m的起重運輸機械和滑接線支架。在額定交流電壓1kV以下、中性點直接接地的系統中,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應接在系統零線上,此稱接零保護。
具體規(guī)定如下:
a 由同一發(fā)電機、同一變壓器或同一段母線供電的低壓線路不應同時采用接零保護和保護接地。
b 若系統全部采用接零保護確有困難時,可同時采用兩種保護方式,但不接零的電氣設備或線段應裝設能自動切除接地故障的繼電保護裝置。
c 在四線制交流電網中,其中性級必須直接接地。